如何构建企业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2024-05-19 00:11

1. 如何构建企业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应该以实现经营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明确,决定了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一、正确认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意义
1、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发展、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科学理财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可见财务管理正是掌握着企业的基本命脉。因此,不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性组织,其财务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财务管理之外,物资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无不是它的组成部分。但所有这些管理活动都只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特定方面所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其成效也只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特定方面。而且,所有其他一些管理活动无不需要以合理的资金作为其管理对象的物质基础,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实施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管理必然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总体效益。可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起到“纲”的作用,纲举目张,可以带动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以财务管理为主导,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管理的功能。
3、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增值最大化的实现,必须以良好的财务状况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经过几十年不懈的摸索和尝试,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二、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
财务机构是实行财务管理的主体,一个企业财务机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运行效率和质量。要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
1、重视管理会计职能的思路
企业都设有财务机构,专司财务会计之职。目前我国的财务机构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的财务机构,其职能主要是行使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映,其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帐和编表等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是“报账型会计”,侧重于对外报告服务。
管理会计则不然,管理会计的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是“经营性会计”,侧重于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它实现管理的手段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过程控制,使决策者对经营计划得以实现。计划是决策的结果,而控制则是计划的执行过程,所以财力决策、财务计划及财务控制就形成了管理会计的循环。它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建立独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组织,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财务管理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将是提高其竞争能力、抵抗风险的有力武器。财务管理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注重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高效的用人机制
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主体,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只有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并为企业所用呢?
1、统一组织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2、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企业高层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3、实行分类分层管理,按照企业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会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类,并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从整体上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确保财务运行机制能健康有序地运行。
   四、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由管理会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等于抓住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它们之间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
1、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必须在企业内树立“全员财务” 观念。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所能够解决的。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首先企业领导要重视和熟悉财务管理,其次在企业内树立“全员财务”
观念,宣传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全员财务”的大氛围。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实现观念的转变,把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人、每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大财富。
2、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贯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针。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管理活动都反映一定形式的资金活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资金运动,其实质是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就是对现代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从管理内容看,一般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从管理环节看,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考核、财务监督等。显然,财务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所有管理活动无不需要以一定量的合理的资金作为管理对象的物资基础。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从资金运动中综合地反映出来。所以,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实施管理时,要注意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性作用,通过合理的组织资金活动,可对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当贯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
    3、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更不是忽视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而不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更不是忽视和否定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其中的一项。只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它以价值管理的观念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这才决定了它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但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及至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于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配套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业务管理等等。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而应是相互渗透的,是以财务管理的思想来指导和实现企业经营的总目标。离开了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财务管理是空中楼阁;没有财务管理的指导,其他管理工作是盲目的。
一个企业能否迅速扩大规模,获取竞争优势,以至最终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是否卓有成效,企业只有注重财务管理才能将企业缔造成价值型组织。只有做好观念更新、体制改革、人才配备、关系协调,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才有可能。
当然,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企业。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基本上会经历三种管理模式:1、以生产为中心2、以业务为中心3、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如何构建企业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2. 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财务资讯分析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等问题,下面我就来和你探讨。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完善财务机构设定及财务人员管理  
    完善企业财务组织结构的设定。设定企业财务机构时,应将财务与会计机构分别设定,并分别合理配置相关人员。两个机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虽分工明确但又紧密协作。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部门则负责日常会计核算。 
 
    同时还需完善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这只要包括对三种人员的管理:会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以及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杜绝会计人员参与造假,提高会计资讯的真实性。这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有效保护会计人员的相应合法权益。因此需要不断对财会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鼓励财会人员坚持原则,严格遵守行业操守,奖励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其次,要提高外部审计的监管力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目前的审计主要目的是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度,而对舞弊的查询已经几乎被忽视。这无形中降低了公司造假的成本,为造假者实施舞弊提供了舞台。因此,在审计中,必须加大对企业会计造假现象的关注力度,预防其造假。再次,加强对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责的管理,有效约束其行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再强调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性,但会计造假还是屡禁不止,会计资讯还是严重失真,故国家可通过立法追究高管人员因其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责任。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目前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可加强其资讯化管理程度,有效运用计算机网路管理以及使用财务管理软体,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资讯是支撑著企业的经营决策,是企业各种资讯的融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按照企业资讯发展的规律,在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实施资讯化管理。在企业各个环节中逐渐实施资讯化管理,把企业的资金流、资讯流以及物流融合在一起。 
 
    同时建立内部资讯管理系统,这将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核心。目前,很多企业财务资讯时效性差,会计资讯真实性也存在问题,而财务管理软体,则可代替许多手工工作,甚至完成一些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监控方式也更科学,管理工作透明度提商人为影响因素减少,规章制度程式固化,财务资讯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监督力度也明显提高。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形成新型财务管理理念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要求企业管理的同步,传统的管理模式应更新为现代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也需转变为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这要求企业的员工都更新原有观念,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及理念,明确认识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企业管理观念转变的必然性,也充分认识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变革重要性。传统财务管理的重心在于核算管理,新型财务管理则侧重于资讯的集中管理。当今社会也是资讯化的时代,新型财务管理则运用资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成员的相关财务活动的关键资讯以及国家的财务政策资讯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将确保财务资讯的真实有效与正确,也将充分发挥财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及时支援企业的各项决策。同时,由于资讯的集中管理,在企业内部,可形成财务的相关业务一体化流程,企业成员则可通过资讯流很好地协同合作,从而有效合理配置资源,以确保有效提高企业效益。在企业外部,资讯流可以让企业同合作企业协同商务关系,让彼此实现双赢。因此,企业需认真分析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哪些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在企业内部统一认识,制定符合自身需要和发展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制度。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利润最大化,已经向多元化转变,逐渐转向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资本的可持续增值。企业新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要求企业采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可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便于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统一分配与排程,也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领域与专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它还需要维护企业的稳定,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财务还需实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些问题,像财务监控失控,这就是由于没能将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处理得当而造成。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需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来执行,并把这一原则具体贯彻到财务管理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要从企业的资金管理入手。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可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并与传统的财务部分离,负责企业的一切与资金有关的财务活动。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的组织、产权结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结构模式可根据企业的规模来设定:大的集团公司其核心层采取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其核心企业的财务决策以及各项财务活动统一管理,以此保证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和企业目标利润的顺利完成。其子公司则可适当分权,但其财务活动也需受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约束,接受统一的领导。其方向性、战略性的财务决策,由核心层统一作出,如其大型长期的投资、财务负责人人面等;而其具体的财务问题则是由其自行决定。核心层仅仅协调监督指导其执行,如企业的成本费用、资金运营等。如是上市公司,其参股企业则实行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其还是受核心企业控制,不过其受控制程度很弱。上市公司对其参股企业的重大经营事项不能完全起决定作用,其参与程度只能取决于其持股的比例,这样参股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但分权的程度很大,制约力不强,自主性相对较强。而对协作企业实行的是完全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不管企业大小,它对别的协作企业都没有财务控制的权利,除非有约定,因此协作企业的所有财务决策都不受干预。自行管理,自行决策。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提高财务监控体系的监控能力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的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将其制定、审批、监控及评价等环节有机结合,能有效发挥企业的管理作用,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必须进行预算管理,现代社会中企业环境的复杂性也不断加强,预算的程式相对简化,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员工参与整个预算管理的一系列环节,而对企业的未来进行规划与控制。预算管理是以市场预测为基础,主要研究企业的业务环境的长期发展趋势,并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对企业的未来进行规划与控制。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不仅仪是为了计划而计划,而是一种管理机制,它可减少错误的发生,确保财务资讯的真实。同时,预算也是企业决策的具体化,是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全面预算包括对企业的营业、生产、资本支出以及财务的预算。 
 
    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资金流动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资金管理应达到加速资金运转,降低资金风险的效果,对企业的经营、筹资、投资等资金运转实时控制。很多企业的营运资金大多表现为现金,这需要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使其安全并高效率使用。管理者需了解企业未来资金流和日常资金流的情况,合理安排,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巨集观调控,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更好让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同时利用现代网路资讯,在网路环境中完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对资金动态实时监管,这样能提高资金效益,让企业从总体上对资金的运作效果以及筹资状况和自身的财力有个了解与把握,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健全企业审计监控体系。企业可组建审计部,并只对总经理负责以显示其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人员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来源于财会人员,一方面选择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专业人员,另一方面选择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熟悉的其他专业人员。人员选择需严格执行规定,宁缺毋滥,同时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同时还需健全企业审计制度体系,一方面需要健全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制度,加大内部审计力度,以确保绩效管理的公平有效;另一方面需要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稽核制度。 
 
    同时还需健全企业风险管理制度。近年来,一系列的金融问题的出现,让更多人们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企业也把它列为企业管控重点。企业应该完善适应本企业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3.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跟着我一起来探讨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4]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 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2)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3)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4)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6)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是旨在保障集团或公司成员安全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
         (1)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2)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管理会计的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首先,随着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相继产生,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风险也更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5)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金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6)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作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荡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通常以两个先进的系统作保证:一是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二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由于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企业应通过建立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存在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的损失降至最小。
         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要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即损失的量化,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实施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1)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这些反常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2)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账损失。
         (3)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意识。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第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4. 如何建立财务管理体系,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与基础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这里,本文将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要素。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1)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弱点主要是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甚至财务报表说明都不够真实和准确,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能给决策层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致使一些企业由辉煌到倒闭。但是有些企业的破产纯粹是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和其财务管理体系未起到相应作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取得最大利润是其工作目的,这点上势必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失败。 (2)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第四,在筹资方面,依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金融市场需求的筹资机制,采用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在内的各种筹资方式,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到目前,我国企业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3)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第二,明晰市场发展。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第三,会计核算资料。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4)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 第一,思想配合行动。领导者、决策层在思想上要重视,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应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掌握和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它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它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并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 (1)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 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第二,系统管理原则。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第三,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2)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 第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 第三,财务绩效检查。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基于资产展开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该体系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传统体系相比,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反映方面。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意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这六个方面。下面本文将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和途径。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 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2)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3)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4)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6)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三)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是旨在保障集团或公司成员安全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 (1)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2)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管理会计的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首先,随着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相继产生,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风险也更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5. 如何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应该以实现经营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明确,决定了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一、正确认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意义

   
1、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发展、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科学理财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可见财务管理正是掌握着企业的基本命脉。因此,不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性组织,其财务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财务管理之外,物资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无不是它的组成部分。但所有这些管理活动都只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特定方面所实施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其成效也只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特定方面。而且,所有其他一些管理活动无不需要以合理的资金作为其管理对象的物质基础,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实施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管理必然具有战略导向作用,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总体效益。可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起到“纲”的作用,纲举目张,可以带动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以财务管理为主导,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管理的功能。

3、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增值最大化的实现,必须以良好的财务状况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经过几十年不懈的摸索和尝试,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二、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

   
财务机构是实行财务管理的主体,一个企业财务机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运行效率和质量。要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

   
1、重视管理会计职能的思路

   
 企业都设有财务机构,专司财务会计之职。目前我国的财务机构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的财务机构,其职能主要是行使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映,其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帐和编表等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是“报账型会计”,侧重于对外报告服务。

管理会计则不然,管理会计的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是“经营性会计”,侧重于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它实现管理的手段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过程控制,使决策者对经营计划得以实现。计划是决策的结果,而控制则是计划的执行过程,所以财力决策、财务计划及财务控制就形成了管理会计的循环。它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会计,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建立独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组织,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财务管理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将是提高其竞争能力、抵抗风险的有力武器。财务管理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注重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高效的用人机制

   
  财务人员是财务工作的主体,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只有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才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并为企业所用呢?

   
1、统一组织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2、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企业高层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3、实行分类分层管理,按照企业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会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类,并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从整体上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确保财务运行机制能健康有序地运行。

   四、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由管理会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等于抓住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它们之间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

   
1、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必须在企业内树立“全员财务” 观念。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所能够解决的。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首先企业领导要重视和熟悉财务管理,其次在企业内树立“全员财务”
观念,宣传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全员财务”的大氛围。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实现观念的转变,把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人、每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大财富。

   
2、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贯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针。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管理活动都反映一定形式的资金活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资金运动,其实质是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就是对现代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从管理内容看,一般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从管理环节看,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考核、财务监督等。显然,财务管理与其他各项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所有管理活动无不需要以一定量的合理的资金作为管理对象的物资基础。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从资金运动中综合地反映出来。所以,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及其各个环节实施管理时,要注意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性作用,通过合理的组织资金活动,可对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当贯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

    3、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更不是忽视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而不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更不是忽视和否定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其中的一项。只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它以价值管理的观念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这才决定了它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但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及至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于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配套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业务管理等等。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而应是相互渗透的,是以财务管理的思想来指导和实现企业经营的总目标。离开了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财务管理是空中楼阁;没有财务管理的指导,其他管理工作是盲目的。

   
 一个企业能否迅速扩大规模,获取竞争优势,以至最终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是否卓有成效,企业只有注重财务管理才能将企业缔造成价值型组织。只有做好观念更新、体制改革、人才配备、关系协调,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才有可能。

   
 当然,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一种管理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也不会永远适用于某个企业。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基本上会经历三种管理模式:1、以生产为中心2、以业务为中心3、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如何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6. 浅析如何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然而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它对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年)。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与提炼,反映了财务管理同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2)、环境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理论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产生的,而财务管理实践又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出财务管理目标,进而确定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比如有人认为,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以企业为中心,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经营条件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投资财务管理等几个阶段(张传明等,1994年)。诚然,财务管理环境对推动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否定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产权结构起点论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年)。产权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确实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资本结构、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等内容均会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考虑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完善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7.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企业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企业信息使用的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实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状况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企业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二是企业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指标。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与成本这两个因素。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反映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指标。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概括了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偿债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而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将造成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和局限。 (一)报表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企业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以全面体现,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受此影响,分析反映的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二)人为操纵会计信息造成失真,财务分析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由于不诚信行为的存在,企业在形成财务报告之前,往往按经营者的意图对财务状况以及信息进行粉饰,以达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由此形成的财务分析结果,将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形成差异,误导信息使用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三)企业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如前后有差异,就会使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失去实际意义。如果企业在执行会计政策上与以往不同,在不同会计年度采用不同会计方法,那么不同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下形成的财务分析信息就存在不可比性,就会造成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与同行业企业之间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实际意义。 (四)企业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企业财务报表按照历史成本惯例的要求,只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的信息,未反映未发生或未实现的经济活动或有事项的信息,缺少企业在不同背景情况下的前瞻性信息。因此,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历史成本惯例使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面前信任度大大降低。坚持历史成本惯例,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进行相加或计算,会使信息使用者很难知晓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也就很难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体现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从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趋完善,在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1.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越好,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劳动生产率还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销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企业管理重心正由实物资本转向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过流动负债,表明企业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仅以当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就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综合全面反映收益的质量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其中,投资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息前税后利润除以投资资本总额后的比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是指各项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和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投资资本总额等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和有息长期负债之和。通常讲,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有:每股净利润(税后利润/总股本)和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常用指标。每股净利指标是表明股本的获利能力,未能反映出企业其他资本项目如资本公积等的获利能力。衡量企业总体获利能力的指标应该是净资产收益率,它直接反映了所有者权益获得的单位净利。但无论是每股净利,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只是从数量上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加“经济利润”指标是从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上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结合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指标,则从质量方面对企业和获利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由于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企业投资者来说是“获利”还是无利呢?增加经济利润和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的指标,则综合全面反映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和价值管理实现的,提高了获利能力指标的质量,也说明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是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总之,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企业越发展,对财务分析指标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将伴随经济发展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

如何建立与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8. 如何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高级组织形式,它以实力强大的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企业为中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外围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组织形式。集团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优势,可以提高集团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打破了条块分割的旧经济体制,可以使得产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集团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势,具有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同时也具有组织庞大和工作效率较低等缺点。就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集团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较多的集团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也没有利用自身的组织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反而由于组织形式庞大,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工作混乱等问题使其发展陷入困境。而财务管理工作是任何经济主体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集团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首先就要明确集团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完善管理体系。
一、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财权分配、财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管理,集团企业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财权分配管理的现状
集团企业的主要组成元素就是子公司,集团企业与子公司之间的冲突表现为财权的分配。一种极端情况是部分集团企业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财权分配过于集中,子公司没有被独立对待,而是被集团企业视为其附属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办事处。而且,部分集团企业的财务审批程序过于死板,财务工作的细枝末节都要按照既定的审批程序进行,财务工作程序的弹性较差,财务工作人员处理突发状况和问题的能力不高,财权分配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
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集团企业的财权分配管理工作过于松散,权利分配过于分散,子公司可以对自己的所有财务工作进行独立决策,这样就导致集团企业失去了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利,极大降低了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协调能力,不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关系。
(二) 财务基础管理的现状
集团企业是一种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建立企业的经济联合体,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相比单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财务涉及的范围也更大。但是较大部分集团企业的形成是通过自建方式或者是并购方式形成的,虽然在规模上顺利完成了扩张,但是由于部分集团财务管理的理念没有得到更新,集团企业扩张速度太快,导致集团企业没能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机制,没有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基础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不能有效的适应新的财务管理环境,其注意力多集中与市场份额和自身规模的扩张,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基础管理意识,也没有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样就使得集团企业形成后财务工作质量较差,财务工作内容与集团实际运营情况之间脱节。
(三) 财务管理的现状
部分集团企业的财务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方面,并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一些财务人员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等价,存在着认为做好账务核算工作,制定好财务报表就可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这种错误认识。再者,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重心发生偏离,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筹划工作几乎被漠视,并没有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资金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和资金配置无效率等现象时常存在,这样就使得集团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为企业财务目标服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财务隐患和风险。
(四) 财务控制方面的现状分析
财务控制是集团企业协调自身发展,发挥规模优势的必要条件,也是集团企业协调子公司的重要方式。财务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控制工作的质量影响企业财务控制工作质量,它对企业的后期财务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部分财务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财务预算控制工作,将财务预算控制视为制定报表来控制开支等形式。集团企业中各个部门和下设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较为复杂,并没有按照实际的运营情况来确定财务控制方式,而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和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对比不同的财务控制方式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没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控制手段,从而使得集团企业的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
二、集团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 要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集团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最大化自身的收益,获得价值增值。集团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财务管理角度进行分析,要制定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这样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方向。再者,集团企业要保障企业经营算管理,实现预算编制改革的同时,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并强化预算的执行能力,确保二者的相协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避免资金流失。第三,规范资金支付。要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并提高财政支付的比例,深化预算编制变革,以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中的监管,进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事业单位的稳步前行奠定基础。
(二) 会计核算规范落实的对策
第一,要统一并规范票据。确保票据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手中,进而为从源头上实现对收入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并通过通用票据的使用来降低该项工作的繁复度;第二,健全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要基于这一改革下,根据相应的规定实现会计明细科目的完善设置,按照相应的会计科目内容来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落实,并融入自身需求的具体会计科目,通过灵活的设置来确保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落实。第三,实现对银行账户的全面清理。要进一步将违规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实现对银行账户的规范,以实现对资金的有效控制,避免贪腐问题的发生,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第四,要完善落实会计报表工作。在强化编审工作落实程度的基础上,实现对相应软件的科学引用,并对新增科目进行有效调整。
(三) 其他问题的规范与解决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基于这一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还需要在建立相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管并实现相应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构建,并强化执行力度,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这一背景下,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在强化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重视程度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该项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有针对性解决对策的落实,以确保实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落实,进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提供保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